【广州电台】第17天︱和被感染插肩而过,或许我们都是走钢丝的人
“下班路上,我们三人集体沉默了——和被感染擦肩而过,或许我们都是走钢丝的人,但即便是这样,我们依然应该保持强大的内心,相信科学,坚定信仰!”
——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一院特需中心贺亚芳
2020年2月10日
今天是我们到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上班的第二天,上凌晨4到上午8点的大夜班,由我们小分队3人和协和一名老师共四人分管呼吸科二区全区。
1点50分,我们从酒店出发,凌晨的武汉淅淅沥沥下着小雨,显得格外寒冷凄凉。同行的队伍中有我们的8人,二院的16人共22人,现在大家都有了共同的默契,在班车上集体沉默,不交流,避免交叉感染。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医院,有同事晕车,吐了一路,本来没事的我也开始有些恶心。
进到更衣室,更是让我们有些不知所措,消毒后的手术衣没有,n95口罩、好的护目镜,鞋套均用完了,因为耗资巨大,人力紧缺,没及时补充。好在我们有自备一套防护装备。
凌晨4点,在缓冲区看到满地都是大家脱下的防护服和医疗垃圾。这背后是汇集着我们多少医护的汗水和泪水。
4点接班后,我负责5个房间共15个病人,其中92床是位82岁的老奶奶。患者上着湿化治疗仪和心电监护,血氧87%,最低时只有70%。老奶奶生活不能自理,没有家属。刚好交接班时,患者大便,衣物全都弄脏了,惨不忍睹,她显得有些不知所措。我迅速帮她清理完,换了新的纸尿裤。老奶奶对我说,护士姐姐,我太感谢你们了,为了让我活下来,你们那么多人那么辛苦,都在努力,我一定要活下来。
突然,我的眼眶湿润了,在残酷的生死面前,百感交集。护目镜里全是雾气,我已看不清心电监护上的数字,立刻我又告诫自己不能哭,眼泪流出来,会污染口罩,潮湿的环境会增加感染几率,我把眼泪收回。
4点30分开始抽血。我所管的患者有10个需要抽血,每人8-9支血,带着起雾的护目镜,隔着三层手套,穿刺变得很困难,好在平常练就的手感还在。6点半,终于完成了所有患者的抽血,两个小时80多支。
接下来开始帮15位患者测量生命体征,统计患者出入量,写护理记录,早上给患者派早餐……
中间:贺亚芳
8点交接班时,接我班的协和的老师一直没有出现,后来才知是核酸检测阳性不能上班了。我们三个队友瞬间百味陈杂……前天,我们还和她一起搭班,和她有过接触合作。幸运的是我们没有和她一同穿脱防护服,是在防护好后的接触。
下班路上,我们三人集体沉默了——和被感染擦肩而过,或许我们都是走钢丝的人,但即便是这样,我们依然应该保持强大的内心,相信科学,坚定信仰!
因为要赶9点半的班车回酒店,没有时间吃早餐了,此时此刻体会到了什么叫真正的饥寒交迫。依然是我们同去同回的22个人,大家同样的集体沉默。大家在班车的摇摇晃晃中睡着了,可惜我们都没法带手机,好想记录下这一刻,记录下这人间的真、善、美。
病毒无情,生死无情,但人间有爱!一夜艰辛后见到黎明的曙光,我又莞尔一笑,因为我坚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赢来胜利的曙光!正是生命脆弱,灾害无情,才需要我们这些守护生命、守护健康的战士和天使!
11点回到酒店,消毒清洗完刚准备躺下,打开手机看到上百条微信,都是我的领导同事对我的关心和牵挂。爸爸也第一时间打来电话问平安,电话那头听到他用颤抖的声音嘱咐我注意安全,变得有些惶恐不安。我的爸爸是一个有些大男子主义、不善言辞,比较深沉的大男人。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感性和脆弱。
我想我们会永远记住这段艰难而又难忘的岁月,在今后的从医之路上,更加坚定信仰,坚守初心!
报道链接:https://hcfm.gztv.com/filedata/A6062095466856/html/frm_ondemand_view0.html?id=13550
2020-02-14